90后都用百度地圖標注的五個理由
“標新立異”、“有個性”、“愛享受生活”,貼在90后身上的標簽五花八門,讀懂90后也成為各行各業的難題。愛做盤點和統計的權威數據機構QuestMobile公布了一個“90后常用APP榜單”,榜單上排名靠前的微信、QQ、手機淘寶、微博、支付寶等應用都在意料之內,但是在同類應用的對比中,同為手機地圖導航的百度地圖標注和高德地圖卻有較大的差距——百度地圖以28.8%的90后滲透率排第12名,高德地圖則以15.9%的90后滲透率排第25名。換言之,90后更喜歡百度地圖。
對于這樣的結果,百度、高德恐怕是一家歡喜一家愁,90后作為未來移動消費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態度、消費方式與喜好將成為移動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即便是手機地圖應用,也需要抓住年輕群體的核心訴求。恩……那么問題來了,百度地圖為什么更懂90后用戶?從筆者的小調查來看,百度地圖更social,更能抓住90后的痛點并逐群擊破。
1、讓年輕的迷妹愛上導航,交規爛熟于心
百度地圖這兩年請的代言人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從鹿晗到楊洋,粉絲效應為百度地圖貢獻了不錯的流量,目前楊洋導航語音包以400多萬的下載量位居百度地圖所有語音導航包的第一位,看來擁有“低音炮”的楊洋不僅是娛樂圈的吸金達人,也是手機地圖應用實至名歸的“流量王”。讓導航娛樂化和個性化,讓90后用戶愛上聽導航,成效可見。
當然,高德地圖繼林志玲、郭德綱之后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去年成功簽約TFBOYS為新代言人,雖然起步晚,但還是跟上了市場節奏。
2、不能小看宅星人、吃貨和social達人!
90后主導的市場是什么樣子的?越來越多的外賣APP、在線購物APP、在線社交APP、在線理財APP涌入市場,它們滿足了大量宅星人、吃貨、社交達人的需求,讓死宅、犯懶、愛玩變得更合理、更簡單、更具個性。
在這方面,百度憑借多年積累的強大O2O業務實力,為百度地圖賦予了年輕態的基因,在百度地圖里,美食和外賣不分家,電影和購票不分家,導航和加油不分家……為什么說百度地圖更social,也是因為它能懂90后所想,并且抓住小的痛點提供細分服務。
3、出門拒絕做路癡,交通、住宿、出游變得Easy
作為地圖導航來說,百度和高德都能滿足用戶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比如路線規劃、導航等等。但是90后獨具一格的特質是:他們真的怕麻煩!出門在外,不管是旅行還是出差,90后更需要智能的出行方案,比如公共交通的選擇、酒店的預訂、出行提示等等,筆者在調查期間也體驗了一下百度地圖的“跨城交通方案”、“行程助手”等功能,公共交通的組合方案及購票服務、鎖定地理位置及周邊酒店就能直接預訂,出行前的溫馨提示……90后再也不用因為迷路、遲到等問題被“扎心”了。
4、真朋友還是假朋友?地圖里的社交是一面“照妖鏡”
如果你認為手機地圖導航只是用來查路線和導航,那你可能還是不了解90后。在百度地圖里,你甚至還可以做一個社交KOL。打開百度地圖的個人中心界面,找到“一路同行”功能,你會發現這個隱秘但實用的功能會成為“真假朋友”的照妖鏡:活動前邀請你的朋友們加入你組建的群,通過實時位置的共享了解每個朋友的所在位置。做各種Party的leader,你的活動你做主。
什么?你還不太明白這有什么用?我舉個栗子,如果你有一個愛遲到的朋友說自己已經出門了,你可以在群組地圖里“識破”他的謊言!畢竟,定位可是騙不了人的。
5、找人、預測復合的概率、寫詩、表白……這張地圖城會玩
在調查中,除了體驗百度地圖的一些功能以外,筆者還發現了百度地圖“城會玩”的一面。在90后用戶手里,這不僅是一張可以為行程作參考的地圖,也是一把能解鎖許多樂趣和驚喜的鑰匙。
比如,用百度地圖找到自己的奶奶……官微小編趕來互動,場面很“耐撕”。
用百度地圖作詩。個人覺得,還挺朗朗上口的。
或者,用百度地圖預估與前任復合的可能性。科普一下,這里說的是百度地圖的“測距”功能,在個人中心的“常用功能”欄里就能找到。
再或者,用百度地圖表個白。筆者體驗過百度地圖的全景功能,街景效果對于目的地查詢確實有很大的幫助。聽說有人借助這個功能查自己的面試地點,從而判斷公司的規模和實力,90后果然腦洞夠大。
總的來看,作為目前手機地圖導航的巨頭,百度地圖最近幾年緊緊把握住了市場動向,在90后用戶的洞察方面確實下了不少功夫。當然,這也得益于百度先天的大數據優勢,大數據對用戶人群畫像的描摹有助于產品功能的優化,再借人工智能技術的“東風”推動產品創新,從而打造了這樣一張接地氣、有溫度、城會玩的百度地圖。未來,或許這張有野心的地圖將不再滿足于讀懂90后,而是將“技術讀心”普及到全民出行中。
對于這樣的結果,百度、高德恐怕是一家歡喜一家愁,90后作為未來移動消費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他們的消費態度、消費方式與喜好將成為移動市場發展的風向標,即便是手機地圖應用,也需要抓住年輕群體的核心訴求。恩……那么問題來了,百度地圖為什么更懂90后用戶?從筆者的小調查來看,百度地圖更social,更能抓住90后的痛點并逐群擊破。

百度地圖這兩年請的代言人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從鹿晗到楊洋,粉絲效應為百度地圖貢獻了不錯的流量,目前楊洋導航語音包以400多萬的下載量位居百度地圖所有語音導航包的第一位,看來擁有“低音炮”的楊洋不僅是娛樂圈的吸金達人,也是手機地圖應用實至名歸的“流量王”。讓導航娛樂化和個性化,讓90后用戶愛上聽導航,成效可見。
當然,高德地圖繼林志玲、郭德綱之后也意識到了問題所在,去年成功簽約TFBOYS為新代言人,雖然起步晚,但還是跟上了市場節奏。
2、不能小看宅星人、吃貨和social達人!
90后主導的市場是什么樣子的?越來越多的外賣APP、在線購物APP、在線社交APP、在線理財APP涌入市場,它們滿足了大量宅星人、吃貨、社交達人的需求,讓死宅、犯懶、愛玩變得更合理、更簡單、更具個性。
在這方面,百度憑借多年積累的強大O2O業務實力,為百度地圖賦予了年輕態的基因,在百度地圖里,美食和外賣不分家,電影和購票不分家,導航和加油不分家……為什么說百度地圖更social,也是因為它能懂90后所想,并且抓住小的痛點提供細分服務。
3、出門拒絕做路癡,交通、住宿、出游變得Easy
作為地圖導航來說,百度和高德都能滿足用戶日常出行的基本需求,比如路線規劃、導航等等。但是90后獨具一格的特質是:他們真的怕麻煩!出門在外,不管是旅行還是出差,90后更需要智能的出行方案,比如公共交通的選擇、酒店的預訂、出行提示等等,筆者在調查期間也體驗了一下百度地圖的“跨城交通方案”、“行程助手”等功能,公共交通的組合方案及購票服務、鎖定地理位置及周邊酒店就能直接預訂,出行前的溫馨提示……90后再也不用因為迷路、遲到等問題被“扎心”了。
4、真朋友還是假朋友?地圖里的社交是一面“照妖鏡”
如果你認為手機地圖導航只是用來查路線和導航,那你可能還是不了解90后。在百度地圖里,你甚至還可以做一個社交KOL。打開百度地圖的個人中心界面,找到“一路同行”功能,你會發現這個隱秘但實用的功能會成為“真假朋友”的照妖鏡:活動前邀請你的朋友們加入你組建的群,通過實時位置的共享了解每個朋友的所在位置。做各種Party的leader,你的活動你做主。
什么?你還不太明白這有什么用?我舉個栗子,如果你有一個愛遲到的朋友說自己已經出門了,你可以在群組地圖里“識破”他的謊言!畢竟,定位可是騙不了人的。
5、找人、預測復合的概率、寫詩、表白……這張地圖城會玩
在調查中,除了體驗百度地圖的一些功能以外,筆者還發現了百度地圖“城會玩”的一面。在90后用戶手里,這不僅是一張可以為行程作參考的地圖,也是一把能解鎖許多樂趣和驚喜的鑰匙。
比如,用百度地圖找到自己的奶奶……官微小編趕來互動,場面很“耐撕”。
用百度地圖作詩。個人覺得,還挺朗朗上口的。
或者,用百度地圖預估與前任復合的可能性。科普一下,這里說的是百度地圖的“測距”功能,在個人中心的“常用功能”欄里就能找到。
再或者,用百度地圖表個白。筆者體驗過百度地圖的全景功能,街景效果對于目的地查詢確實有很大的幫助。聽說有人借助這個功能查自己的面試地點,從而判斷公司的規模和實力,90后果然腦洞夠大。
總的來看,作為目前手機地圖導航的巨頭,百度地圖最近幾年緊緊把握住了市場動向,在90后用戶的洞察方面確實下了不少功夫。當然,這也得益于百度先天的大數據優勢,大數據對用戶人群畫像的描摹有助于產品功能的優化,再借人工智能技術的“東風”推動產品創新,從而打造了這樣一張接地氣、有溫度、城會玩的百度地圖。未來,或許這張有野心的地圖將不再滿足于讀懂90后,而是將“技術讀心”普及到全民出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