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外賣、地圖標注導航互聯網應用迎暴雨大考
昨日,暴雨襲城,市民紛紛減少外出,這讓餐館、商場的生意冷清了很多。但雨水困不住旺盛的消費需求,網購、外賣、叫車等訂單量激增,眾多互聯網應用也在暴雨中經受著高負荷運行的考驗。在眾多網友的吐槽中,網約車加價數倍成為焦點話題。
“今天這個日子,遇上個不提價的‘蹦蹦車’師傅,簡直感動壞了,真是業界良心!”在西二旗附近上班的小劉頗有感觸地說。然而,并不是每個上班族都這么幸運。面對暴雨,很多人都取消了開車出行的計劃,這導致網約車需求過旺,一些打車軟件的價格也調至往常的3到4倍。
昨天9時左右,西二旗大街上出現了不少排隊等車的上班族,他們一邊時不時地看看手機APP里的車輛定位,一邊焦急地向遠方眺望。排隊的人多是要去往位于后廠村路的軟件園,然而,打車價格“逆天”地調到了往常的4倍。“昨天下班時也趕上下雨,價格漲到2.3倍,沒舍得打車,怎想到今天更貴了!”一位候車者說。
昨天13時左右,記者在積水較為嚴重的西四環南路附近叫車,去往宣武門。平臺先是顯示“附近暫無可用車輛”,稍后又顯示有車,但價格是往常的3.1倍,平時二十多元的路費一下子漲到了75元左右。另有市民抱怨,從大紅門前往南苑機場根本無車可打,無論是出租車還是優步、滴滴等專車,司機們都表示積水導致擁堵嚴重,根本不敢前往。
昨日,優步平臺調侃式地將約車界面顯示的車輛圖標應景地改為了小船,網友PS的“滴滴叫船”圖片也在社交圈廣為流傳。“真不地道,這些約車平臺打價格戰的時候拼命燒錢,現在趕上極端天氣,竟然只顧加價,唯利是圖!”網友們怨聲載道。記者注意到,一些平時不接順風車的車主昨日主動接單為著急打車的人分憂,AA拼車等平臺甚至打出了暴雨不加價的營銷策略。
客觀來說,相比過去只有出租車可打的日子,網約車的確滿足了很多市民的打車需求,成為暴雨天氣中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
訂單漲4成外賣哥送不過來
大雨天外出就餐不便,外賣平臺成為很多人的“救星”。
據百度外賣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19、20日,北京地區外賣訂單量相比平時提升了超過40%。其中,湯類菜品銷量增幅達35%;面食菜品銷量增幅達29%。北京商圈訂單增幅前五名依次為:雙榆樹、東單、崇文門、東直門外、西單。
昨天中午,記者在五棵松橋路口附近發現,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多位穿著不同顏色雨衣的送餐小哥騎著車飛馳而過,在道路中濺起兩道銀色的水花,全然不顧迎面而來的暴雨打在他們臉上。為了蹚水方便,有人甚至干脆穿著拖鞋送餐。
不過,交通不便加上訂單激增,讓外賣送餐的周期明顯加長。記者欲在某外賣平臺下單,發現距離僅三五公里的店面,昨天系統顯示的預估配送時間延長至65分鐘甚至更久,而平時配送不過半個小時。
在西四環南路的一家餐飲店門口,一位外賣小哥正焦急地跟下單顧客進行電話溝通,解釋下單店鋪已停止外賣的情況。
“現在都一點多了,本來平時一上午至少要送將近20單的,因為路面積水,我只能繞路,現在才送了九單,還有三四單沒送呢!顧客有些著急,還有人投訴。如果能,我也想快點飛過去,我們其實比顧客還急呢!”這位外賣小哥有點委屈。
“我中午12點多下的單,配送費還加了價。然而過了半個多小時,店家突然打電話告知我停止外賣了,最后只能自己到樓下買吃的。然后下午4點多,之前訂的外賣居然送到了,原來送餐小哥完全不知情,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自媒體人王子薇無奈地說。
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因為強降雨,不少市民選擇了在家購買生活用品。其中,茄果瓜類銷量增長超過90%、葉菜類銷量增長超過60%。但強降雨天氣下的復雜路況,讓互聯網平臺線下的配送能力大受影響。
雨天出行經驗比導航管用
“今天還敢開車的人,是真有膽。”昨日,保險公司和4S店紛紛向車主們發布涉水行車的提示,警告不要貿然涉水,更不要在水淹后二次啟動發動機。
對于冒雨開車出門的市民來說,電子地圖導航是為自己壯膽的重要依靠。上月初,交管局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達成合作,一旦本市啟動暴雨橙色及以上預警,將在手機導航地圖里實時顯示積水點信息。目前,涵蓋北京128個積水點的“積水地圖”已上線,市民可隨時查詢。其中,15個重度積水點可提供實時積水提醒及繞行線路。
記者昨天隨機采訪發現,使用積水點實時查詢功能的市民并不是太多。“路況不好高度緊張,哪顧上查積水點,但導航會提醒嚴重擁堵路段。”車主管先生表示,導航規劃線路可以作為重要參考,但雨天出行經驗更可靠。比如從青年匯小區去機場二高速,明明走朝陽北路再繞星河灣奔五環更順暢,導航卻讓你一頭扎進擁堵的姚家園路。
40出頭的劉師傅是一位開車接近15年的老司機了,“下雨天開車,橋下、隧道、低洼路段,還有排水功能不完善的老舊小區門口,盡量躲避繞行,像京港澳高速,岳各莊橋、酒仙橋、大紅門附近,遇到暴雨天氣肯定積水嚴重,不能去。”
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車主通過電子地圖標注查詢路況感覺不太給力,“有時信號不好,有時網速不行導致更新有延遲,讓人鬧心。”
“今天這個日子,遇上個不提價的‘蹦蹦車’師傅,簡直感動壞了,真是業界良心!”在西二旗附近上班的小劉頗有感觸地說。然而,并不是每個上班族都這么幸運。面對暴雨,很多人都取消了開車出行的計劃,這導致網約車需求過旺,一些打車軟件的價格也調至往常的3到4倍。

昨天13時左右,記者在積水較為嚴重的西四環南路附近叫車,去往宣武門。平臺先是顯示“附近暫無可用車輛”,稍后又顯示有車,但價格是往常的3.1倍,平時二十多元的路費一下子漲到了75元左右。另有市民抱怨,從大紅門前往南苑機場根本無車可打,無論是出租車還是優步、滴滴等專車,司機們都表示積水導致擁堵嚴重,根本不敢前往。
昨日,優步平臺調侃式地將約車界面顯示的車輛圖標應景地改為了小船,網友PS的“滴滴叫船”圖片也在社交圈廣為流傳。“真不地道,這些約車平臺打價格戰的時候拼命燒錢,現在趕上極端天氣,竟然只顧加價,唯利是圖!”網友們怨聲載道。記者注意到,一些平時不接順風車的車主昨日主動接單為著急打車的人分憂,AA拼車等平臺甚至打出了暴雨不加價的營銷策略。
客觀來說,相比過去只有出租車可打的日子,網約車的確滿足了很多市民的打車需求,成為暴雨天氣中公共交通的重要補充。
訂單漲4成外賣哥送不過來
大雨天外出就餐不便,外賣平臺成為很多人的“救星”。
據百度外賣方面的統計數據顯示,7月19、20日,北京地區外賣訂單量相比平時提升了超過40%。其中,湯類菜品銷量增幅達35%;面食菜品銷量增幅達29%。北京商圈訂單增幅前五名依次為:雙榆樹、東單、崇文門、東直門外、西單。
昨天中午,記者在五棵松橋路口附近發現,幾乎每隔幾分鐘就有多位穿著不同顏色雨衣的送餐小哥騎著車飛馳而過,在道路中濺起兩道銀色的水花,全然不顧迎面而來的暴雨打在他們臉上。為了蹚水方便,有人甚至干脆穿著拖鞋送餐。
不過,交通不便加上訂單激增,讓外賣送餐的周期明顯加長。記者欲在某外賣平臺下單,發現距離僅三五公里的店面,昨天系統顯示的預估配送時間延長至65分鐘甚至更久,而平時配送不過半個小時。
在西四環南路的一家餐飲店門口,一位外賣小哥正焦急地跟下單顧客進行電話溝通,解釋下單店鋪已停止外賣的情況。
“現在都一點多了,本來平時一上午至少要送將近20單的,因為路面積水,我只能繞路,現在才送了九單,還有三四單沒送呢!顧客有些著急,還有人投訴。如果能,我也想快點飛過去,我們其實比顧客還急呢!”這位外賣小哥有點委屈。
“我中午12點多下的單,配送費還加了價。然而過了半個多小時,店家突然打電話告知我停止外賣了,最后只能自己到樓下買吃的。然后下午4點多,之前訂的外賣居然送到了,原來送餐小哥完全不知情,簡直讓人哭笑不得。”自媒體人王子薇無奈地說。
京東方面的數據顯示,因為強降雨,不少市民選擇了在家購買生活用品。其中,茄果瓜類銷量增長超過90%、葉菜類銷量增長超過60%。但強降雨天氣下的復雜路況,讓互聯網平臺線下的配送能力大受影響。
雨天出行經驗比導航管用
“今天還敢開車的人,是真有膽。”昨日,保險公司和4S店紛紛向車主們發布涉水行車的提示,警告不要貿然涉水,更不要在水淹后二次啟動發動機。
對于冒雨開車出門的市民來說,電子地圖導航是為自己壯膽的重要依靠。上月初,交管局與高德地圖、百度地圖達成合作,一旦本市啟動暴雨橙色及以上預警,將在手機導航地圖里實時顯示積水點信息。目前,涵蓋北京128個積水點的“積水地圖”已上線,市民可隨時查詢。其中,15個重度積水點可提供實時積水提醒及繞行線路。
記者昨天隨機采訪發現,使用積水點實時查詢功能的市民并不是太多。“路況不好高度緊張,哪顧上查積水點,但導航會提醒嚴重擁堵路段。”車主管先生表示,導航規劃線路可以作為重要參考,但雨天出行經驗更可靠。比如從青年匯小區去機場二高速,明明走朝陽北路再繞星河灣奔五環更順暢,導航卻讓你一頭扎進擁堵的姚家園路。
40出頭的劉師傅是一位開車接近15年的老司機了,“下雨天開車,橋下、隧道、低洼路段,還有排水功能不完善的老舊小區門口,盡量躲避繞行,像京港澳高速,岳各莊橋、酒仙橋、大紅門附近,遇到暴雨天氣肯定積水嚴重,不能去。”
與此同時,也有一部分車主通過電子地圖標注查詢路況感覺不太給力,“有時信號不好,有時網速不行導致更新有延遲,讓人鬧心。”